【春说】蜻蜓,飞行界的王者,科学家研究多年,仍未完全搞清楚蜻蜓的秘密
浏览:2 来源:魅力科学君
文章内容
地球上能够飞行的动物为数众多,而在它们之中,蜻蜓堪称是飞行界的王者,它们在空中的灵活性、稳定性、机动能力……简直可以说是“开挂”一样的存在。
蜻蜓的飞行能力到底高超在哪里呢?首先就悬停。一般的飞行昆虫,比如蚊子、蜜蜂也可以悬停,但都会“晃动”,得靠不停调整翅膀来勉强维持平衡,而蜻蜓的悬停就像是“钉”在空中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晃动”,即使在有风的情况下,只要风不是太大,它们也可以保持惊人的稳定。

然后就是它们那堪比顶级跑车的瞬间爆发力。一只静止的蜻蜓,可以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化作一道幻影冲向它的猎物,而在此过程中,它们的瞬间加速度甚至可以高达9个g。
而真正让其他飞行动物望尘莫及的,是它们那匪夷所思的空中机动能力,它们的飞行似乎没有“前方”这个固定的概念,因为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向任何方向飞(包括倒着飞),并且它们在空中的转向可以瞬间完成,而只要它们愿意,甚至还可以在高速飞行时做出近乎90度的直角转弯。
重要的是,蜻蜓的种种“神技”还不是孤立的,它们能将悬停、爆发、急停急转、倒飞等等动作,流畅地衔接在一起,而这也使得蜻蜓成为了已知地球上捕猎成功率最高的掠食者,其成功率可以轻松超过90%(最高可达97%左右),而作为对比,即使是哺乳动物中的顶级倞食者——猫科动物,其捕猎成功率通常都不会超过50%。

那么,蜻蜓的飞行能力为什么会如此高超呢?虽然科学家研究多年,仍未完全搞清楚蜻蜓的秘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要理解蜻蜓的飞行,我们得先从它的“硬件”——翅膀和肌肉说起。在昆虫世界里,飞行肌的驱动方式大概可以分成两种。
其中的一种是间接驱动,比如苍蝇和蜜蜂,它们的飞行肌长在胸腔里,通过挤压胸腔的形变,来带动翅膀大幅度、高频率地振动,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效率高,能达到极高的振翅频率,发出“嗡嗡”声。

而蜻蜓采用的则是直接驱动方式。它们的每一片翅膀根部,都直接连着好几组独立的肌肉,这意味着,蜻蜓就像装了四台独立的发动机,分别控制着四片翅膀。这种方法使得蜻蜓可以精确控制每一片翅膀的扇动角度、幅度和频率,进而赋予了蜻蜓高超的飞行能力。
例如当它们需要悬停时,前后两对翅膀可以进入一种精妙的“反相”扇动模式,完美抵消前进或后退的力,稳稳地“钉”在空中,而通过让所有翅膀同步运动,它们就能够在指定方向上产生最大化的推力,这能够让它们在空中迅速转向,进而实现精准而高效的急转弯。
而当它们需要极速前进时,后翅的扇动会比前翅稍稍提前一点点,空气动力学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其前翅下压时产生的气流涡旋,正好能被紧随其后的后翅“接住”并加以利用,从而产生更强的推力,也更节省能量。

再看看蜻蜓翅膀的细节。它们的翅膀看起来薄如蝉翼,但放大来看,上面其实布满了复杂的翅脉网络,这些翅脉除了可以提供支撑作用之外,还让蜻蜓的翅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褶皱”表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都觉得这种凹凸不平的表面会增加飞行阻力,是个累赘,直到后来通过风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褶皱结构,也是蜻蜓飞行的秘密所在。

简单来讲,这些微小褶皱,会在翅膀表面“捕获”一层薄薄的空气,形成一个个微小的、稳定的气流涡旋,它们就像滚珠轴承一样,让上层的主气流能够更顺滑地流过,即便在非常大的迎角下(也就是翅膀抬起的角度很大),也不容易失速,这使得蜻蜓能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机动动作,比如在高速飞行中突然“刹车”并拉升。
有意思的是,在蜻蜓翅膀的前缘末端,通常会有一个被称为“翼眼”的加厚组织,它能够有效抑制高速飞行中出现的“颤振”。后来,科学家从这一结构中获得灵感,在飞行器的机翼设计中也加入了类似的加厚区域,成功解决了困扰航空界很久的“颤振”问题。

(注:所谓“颤振”,是一种飞行器的机翼在空气动力、弹性力和惯性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一种有害振动,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其强度也会随之增强,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机翼直接断裂)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科学家们已经把蜻蜓研究得差不多了,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举个例子,当蜻蜓的翅膀用着复杂的相位差和角度变化进行高速扇动时,其周围产生的气流是极其混乱和不稳定的,例如一片翅膀扇动产生的涡旋,会立刻影响到另一片翅膀,如此一来,蜻蜓在转向、悬停、加速时,每一个瞬间的气流状态都会剧烈变化。

这种“非定常空气动力学”,被认为是目前空气动力学最令人头疼的领域之一。我们设计飞机时,总是希望气流是稳定、可预测的,而蜻蜓,恰恰是驾驭这种混乱气流的大师,它们似乎能够实时“感知”到翅膀表面每一个微小涡旋的变化,并瞬间调整肌肉输出,来利用甚至放大这些涡旋的有利效应,同时抑制它们的负面影响。
蜻蜓是如何感知,又是如何计算并做出反应的?这其中的秘密,科学家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尽管超级计算机可以模拟出某一瞬间的流场,但要完整模拟蜻蜓在复杂机动中,其翅膀与瞬息万变的流场之间的全部互动,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科学家将其形象的比喻为:当前对于蜻蜓的研究进展,就好比是我们知道一台电脑的硬件构成,也知道它运行着一套很厉害的操作系统,但我们却不清楚这套系统的源代码是怎么写的,它的算法逻辑又是什么。

总而言之,蜻蜓高超的飞行能力,的确配得上“飞行界的王者”这一称号,而它们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在研究飞行技术时最好的老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在这位老师那里学到更多,进而大幅提高人类飞行器的飞行能力。
近期活动与文章
-
【春说】英伟达一口咬定“没有后门”,谁信?国产替代的进程还得加快
2025/08/01 阅读 1 -
【春说】人一旦失去五感,大脑就会开发到100%?真有人做这实验?
2025/07/30 阅读 5 -
【春说】中国向全球宣布:又一张国家名片诞生!该技术全世界只有中国拥有
2025/07/30 阅读 5 -
【春说】你知道为什么雅鲁藏布江电站采取挖隧的方式呢?
2025/07/29 阅读 9 -
【春说】中国突破!全球首架吨级“空中卡车”获准上天
2025/07/28 阅读 1 -
【春说】蜻蜓,飞行界的王者,科学家研究多年,仍未完全搞清楚蜻蜓的秘密
2025/07/26 阅读 1 -
【春说】用钢瓶在1万米深海装满水后密封起来,捞上来后瓶内还有高压吗?
2025/07/26 阅读 2 -
【春说】如果蚊子消失,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2025/07/23 阅读 6 -
【春说】这七张令人深思的太空照片,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2025/07/23 阅读 3 -
【春说】四级文明到底有多可怕?科学家认为:能够轻松毁灭星系?
2025/07/23 阅读 7 -
【春说】声音,居然可以反重力!?
2025/07/21 阅读 5 -
【春说】再次发现外星生命痕迹,确定度99.7%,这个概率是怎么算出来的?
2025/07/19 阅读 5 -
【春说】“人造太阳”计划以行星发动机般的神秘姿态,引领全球新能源革命
2025/07/18 阅读 5 -
【春说】中国沙漠里炼出"液态阳光":中国又领先了?石油时代或将终结
2025/07/17 阅读 2 -
【春说】科学家研发超声波技术 可通过水甚至皮肤为设备充电
2025/07/16 阅读 2 -
【春说】太阳最近距离照片被拍下!网友:怎么不晚上拍,那样太阳就不烫了
2025/07/14 阅读 6 -
【春说】6.5吨太空快递已接单 天舟九号的“专车”准备完毕
2025/07/14 阅读 4 -
【春说】大疆之谜:美国拆解大疆127台无人机,为何仍无法破解飞控系统?
2025/07/12 阅读 4 -
【春说】月壤制砖机器人曝光,中国建造“广寒宫”不再是梦
2025/07/12 阅读 6 -
【春说】用 “液态阳光”造白糖 | 科技前线
2025/07/09 阅读 6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