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说】中国科大研发新型3D显示技术实现沉浸式人机交互
浏览:6 来源:中安在线
文章内容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5月20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庄涛涛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院士研究团队基于设计的高性能圆偏振发光器件,构筑了新型电控3D显示面板,并在信息交互领域实现功能应用。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并选为当期封面。

具有空间成像功能的自适应显示,在科学研究、远程医疗、救援和空间探索等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促进了非传统形式要求的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然而,目前的手性光源在通电显示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的电致发光不对称性。如何通过低成本、简单工艺实现具有高感知体验的3D显示系统,并进一步打造独特的深度信息交互核心技术,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圆偏振光相较于非偏振光,可显著提升信息密度与交互维度。基于圆偏振光的3D显示技术,可大幅减少视觉疲劳并达到更大观察范围内的高质量立体成像。相较于使用物理光学方法产生圆偏振光,具有圆偏振发光特性的手性发光材料在可加工性和器件集成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目前,基于圆偏振发光的静态3D成像技术已取得进展,但如何通过数字信号输入对发光单元进行实时动态调控,即基于圆偏振发光的电控3D显示,仍难以实现。
此次工作中,研究人员通过开发的自定位合成技术并结合微电子打印,实现圆偏振发光微器件的集成化制备,构筑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3D显示面板。在交流电场驱动下,其最大发光不对称因子可达1.0。研究人员进一步基于双目视差原理,搭建深度信息检测设备,实现了深度信息的重构与可视化。
在被困人员救援场景应用模拟中,基于3D显示器提供的深度信息,“沉浸式”地完成机器手臂的远程操纵,实现了对被困“人员”的成功营救。
研究人员介绍,该研究的适应性空间显示技术弥合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在手性发光领域为扩展的现实和超越现实进行了新尝试。所展示的沉浸式人机交互,成功模拟了灾难场景中理想的安全救援,在现实世界和数字宇宙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记者 汪乔)
近期活动与文章
-
【春说】为什么世界上没有三只脚的动物?有一种无形的规则在限制这种进化
2025/07/07 阅读 1 -
【春说】精密的水下雷达竟然就长在海豹脸上,科学家直呼“真香”!
2025/07/06 阅读 3 -
【春说】煤炭真的是由远古森林形成的吗?
2025/07/05 阅读 1 -
【春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粉色”,大脑为什么要欺骗我们,创造出粉色?
2025/07/04 阅读 2 -
【春说】飞船从空间站撤离画面公布:经受1000多℃灼烧后,坠入太平洋
2025/07/03 阅读 7 -
【春说】水真的不能被压缩吗?如果强行压缩水会怎样?一个实验告诉你答案
2025/07/02 阅读 4 -
【春说】一朵云的重量可达500吨,相当于1000头牛,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2025/07/01 阅读 4 -
【春说】机器人触觉突破!精度达人类手指800倍
2025/06/29 阅读 3 -
【春说】预计下半年投用,这辆火上热搜的“熊猫单轨”两江造
2025/06/29 阅读 6 -
【春说】徐光宪:让稀土从按斤称变成按克卖,用数学公式逼垮西方巨头!
2025/06/27 阅读 6 -
【春说】借雷“杀人”!寿命暴增 451 年 遭雷劈反杀邻居,这树竟把闪电变 "凶器"
2025/06/27 阅读 9 -
【春说】只有蚊子般大小!国防科大造超微型飞行机器人,未来战争要变天了
2025/06/26 阅读 4 -
【春说】全球唯一!中国点亮第四代核电革命关键技能点,或将成为我国核航母王牌优势,美国曾因技术难点被中止研究!
2025/06/25 阅读 8 -
【春说】人类首次发现!第二个太阳,地球找到了?院士相信地外生命存在
2025/06/23 阅读 6 -
【春说】中国居然开始“缺垃圾”了?埋了20年的垃圾被挖出来“返工”
2025/06/23 阅读 9 -
【春说】中美俄飞船载重差距:美国常规3.7吨,俄罗斯仅2.6吨,中国是多少
2025/06/20 阅读 12 -
【春说】中美德“盾构机”速度差距:德国每小时6米,美国3.6米,那中国呢
2025/06/20 阅读 13 -
【春说】中国又一壮举!打算从天空调水,耗资2500亿的天河工程究竟是什么
2025/06/20 阅读 6 -
【春说】为何地球可以不停地自转46亿年,它的自转动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2025/06/15 阅读 8 -
【春说】夜空为何黑暗?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科学家近百年!
2025/06/15 阅读 6
报名